close
2007.03.29   上海證券報/ 王文清

公募基金人才流失問題引起業內關注

私募基金在人才爭奪方面對公募基金的咄咄進逼再次升級。在部分公募基金明星基金經理相繼加盟私募之後,今年春節過後年公募基金又有多位更高職位的投研人才投身私募。其中長盛基金投資總監閔昱和建信基金研究總監蔣彤相繼加盟私募機構潤暉投資更爲引入矚目。如何應對公募基金人才流失的問題也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開始挖公募基金投研高層

如果說博時基金的肖華出走私募是一個信號的話,作爲投資總監的閔昱選擇私募更具有一定標誌意義。這證明私募的誘惑已經成爲公募基金人才不穩定的新的震源,一些在公募基金練硬了翅膀的基金業精英人才的流失對基金公司來說是一個新的課題。

長盛基金總經理陳禮華接受記者採訪時承認,閔昱的出走完全是個人的志向問題,公司雖然竭力挽留,但最後還是尊重了他的個人選擇。

“閔昱是長盛多年來一手培養的精英人才,如果他去其他公募基金我們肯定心理上無法接受,但他選擇的是私募,我們只能表示遺憾”,陳禮華表示。

閔昱大學畢業即加盟長盛基金,從交易員到基金經理,先後管理過基金同智和長盛成長價值和長盛動態精選三隻基金,去年被提升爲投資總監後不再直接管理基金,
1976年出生的閔昱當時是國內最年輕的投資總監之一。

日前記者致電閔昱時他介紹了加盟私募自主創業的想法。據瞭解閔昱是以合夥人的身份加入新公司“潤暉投資”的,與他一同出走的還有原建信基金研究總監蔣彤。蔣彤在建信基金任職的時間將近一年左右,放下前途無量的銀行系基金研究總監的位置投身私募,可以看出借助私募自主創業的巨大誘惑。能一下子把兩位知名基金公司投研骨幹挖走,據瞭解原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出走最大動力:挑戰自我

“由於公募基金的特定機制對基金投資具有嚴格的限制,以及大家都知道的個人收入方面的問題,因此在證券市場轉暖後,公募基金人才流失問題已經開始凸現”,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坦言。

“當時主要考慮到私募更有利於發揮自身投研的主動性,能夠進行集中投資並且可以把投資的期限拉長,可以進行真正意義的長線投資”,這是閔昱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袒露的心聲。

由於隨時應對贖回以及業績排名等因素,公募的開放式基金事實上很難真正堅持長線投資的原則,而出於維護基金資産安全性等因素考慮設計的各種投資限制和資訊披露原則一定程度上也對基金經理發揮能力極限構成了牽制,因此對一些做得較爲出色希望繼續挑戰自我的基金經理來說,通過私募模式按照自己的投資理念進行集中投資,放手一搏不失爲一個好的出路。當然衆所周知的收入問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由於直接參股或者按比例分紅,所以成功的私募基金經理的收入與公募基金不可同日而語。

中投證券劉建位博士近年對私募基金進行了較爲深入的研究,在他看來人才從公募基金流向私募基金已經成爲趨勢,但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有優勢,並不能認爲對個人職業來說私募基金就優於公募基金。因爲公募的平臺和規模以及投研實力是私募無法企及的,公募基金爲從業人員提供的學習和實踐的舞臺也是私募基金無法媲美的,而私募基金收入上的優勢也是基金經理主動承擔更大的風險所換來的,公募基金經理自身承擔的風險很小。

“不過,公募基金也應進行適當的制度檢討和創新,這也是留住人才的最好辦法”,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認爲。公募基金業績考核的殘酷是衆所周知的。尋找一個相對安靜和獨立的環境來驗證自己的投資理念,可以解釋部分基金經理離開公募基金的動因,從這一角度來看公募基金的創新發展與時俱進問題在未來的人才爭奪戰中不容忽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naf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